公路设计满足土石方平衡-公路设计满足土石方平衡的要求
文章阐述了关于公路设计满足土石方平衡,以及公路设计满足土石方平衡的要求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文章信息一览:
- 1、纵坡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 2、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
- 3、公路设计中的土石方问题
纵坡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1、纵坡设计需严格遵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关于纵坡的各项规范。为了确保行车安全,纵坡应具备一定的平滑性,避免坡度起伏过大或过于频繁,应尽量避免使用极限坡度值。在山区道路中,特别是在垭口位置,纵坡应适当放缓,以提高安全性。
2、注意平面交叉口纵坡及两端接线要求。道路与道路交叉时,一般宜设在水平坡段,其长度应不小于最短坡长规定。两端接线纵坡应不大于3%,山区工程艰巨地段不大于5%。拉坡时如受控制点或经济点制约,导致纵坡起伏过大,或土石方工程量太大,经调整仍难以解决时,可用纸上移线的方法修改原定纵坡线。
3、纵坡设计主要要求:最大纵坡(根据汽车动力、自然条件等考虑,主要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等级。)高原纵坡折减(考虑汽车高海拔爬坡性能,主要依据《路线设计规范》。)最小纵坡(主要是为保证路基、路面排水。
4、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尽量避免***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
5、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有关纵坡的各项规定。(2)保证行驶的安全性,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频繁。尽量避免***用极限坡值。山区道路的垭口处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一些。连续升坡或降坡时,应尽量避免设置反坡。
6、通常会根据地形和排水需求来设定最小纵坡。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还需要综合考虑道路两侧的排水设施,以确保整个排水系统的有效性。总的来说,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规定是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性、顺畅性和排水性能。这些规定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道路类型和实际需求的要求。
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
1、道路最小纵坡不应低于0.5%,在特殊困难情况下,若低于0.3%,则需设置锯齿形街沟或其他综合排水措施,确保排水效果。在进行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必须考虑城市各种地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要求,以确保管线的安全运行。
2、纵断面设计还需与周边道路、街区、广场和建筑出入口衔接顺畅,提供平滑的交通转换。对于山城道路和新建道路,设计目标是保持土石方平衡,尽可能接近地面自然状态,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并保证路基稳定。在旧路改造时,应尽可能利用原有的路面结构,如果需要加铺,必须确保不会干扰沿路的排水系统。
3、对于非机动车道,纵坡要求更为谨慎,最大纵坡不宜超过5%,在困难情况下,不应超过5%。同时,坡长的限制则遵循本规范表3的规定。对于大型桥梁,如特大桥、大桥和中桥的桥面纵坡,限制在0%以内,而桥头引道的纵坡则控制在0%以下,这些都是为了确保非机动车行驶的安全和舒适。
4、用一个曲面将道路中线进行竖直剖切,并展开成一个竖直平面,这便形成了道路的纵断面。路基设计标高的规定遵循以下准则:对于新建的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通常指的是中央分隔带边缘的标高。而对于四级公路,则是按照路基边缘的标高进行设计。
公路设计中的土石方问题
不同状态的土或同一块土在公路工程中存在,影响土石方的计量。原状土(自然方)是未经操作的沉积土,开挖成虚方后,填筑形成松填方,压实后即为压实方。土的状态与体积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变化。土石方工程数量表中,挖方通常以自然方表示,填方以压实方表示。
横断面面积计算 (一)积距法 (二)坐标法 土石方数量计算 横断面面积计算 路基填挖的断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面积计算方法。
本桩利用:是指两桩号内挖方体积可以利用去做填方的,一般指20m之内,比如K0+100挖方面积WA,填方面积TA,K0+120挖方WA,填方TA,可以根据平均断面法,求出20米内的挖方体积VWA,填方体积VTA,假设挖方是100方,需要填方是40方。那么本桩可以利用40方。
关于公路设计满足土石方平衡和公路设计满足土石方平衡的要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路设计满足土石方平衡的要求、公路设计满足土石方平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